2024年12月06日 11:53 点击:[]
平台负责人 |
平台成员 |
平台名称 |
魏明英 |
周文、徐毅、张崇军、李东(企业)、向松涛(企业)、王峰(企业)、李必峰(企业)、邓林、赵涛(企业)、唐贤华、邱春丽、艾丽、李俊儒、杨娜、钱杨、曾娟、隋明、罗敏、张传君、张彩、张凤英、王桧敏(企业) |
绿色饮料加工与质量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
绿色饮料加工与质量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由我校联合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蜀之源酒业有限公司共建。旨在以四川饮料工艺、包装、环保及浓香型白酒风味微生物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绿色饮料的生产技术,剖析四川白酒的酿造机理,实现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四川饮料产业在全国的核心竞争力。
中心搭建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室、质量控制与标准体系研究室、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室、白酒酿造微生物4个子平台,开展复合果蔬汁饮料的配方设计,特色发酵饮料的研发,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饮料配方优化、风味改良及营养物质检测,低脂植物蛋白饮料的研发,风味物质组成及稳定性研究,含有天然活性物质绿色饮料的开发,绿色饮料当中的功能性活性物质含量及作用机制研究;绿色饮料生产加工中的护色技术、加工工艺参数、杀菌技术及降低能耗研究;从原料、配方研发、加工生产全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标准体系建立;利用酶解、发酵等技术对加工废弃物的进行处理和资源再利用;浓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研究。
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
1.绿色饮料研发及质量控制技术
(1)复合果蔬汁饮料(混浊型和澄清型)、特色发酵饮料(果醋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及功能性绿色饮料的配方设计;
(2)建立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富集、分离、提取和制备技术,研究绿色饮料中功能性活性物质特性及作用机制。
(3)基于功能活性成分能效,研究功能成分的构效和量效关系,重点研究益生菌、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功能因子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分子机制。
2.绿色饮料制造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1)基于现代食品营养、食品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不同添加剂的加入对绿色饮料中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物质功能作用的影响,研究并建立营养与生物活性保持技术。
(2)研究不同种类绿色饮料在贮藏期内品质变化,建立绿色盈利包装、贮藏条件等品质控制技术条件。
(3)研究绿色饮料生产加工中原料的护色技术、工艺参数、杀菌技术及降低生产能耗的方式。
3.生产废弃物的进行处理和资源再利用
(1)研究发酵及酶解技术对绿色饮料生产后废弃物进行再处理。
(2)原料废渣中膳食纤维及功能性成分的提取研究。
(3)开发生产废渣饲料、肥料或燃料。
4.确定浓香型白酒特征风味成分,提升行业优质品率
白酒中包含酯类、醛类、醇类、酸类和酮类等成分,这些成分的差异对白酒品质有着直接关系,白酒品质的稳定性一直是困扰白酒生产企业的难题。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白酒风味品质的不稳定是造成白酒品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因此探究浓香型白酒特征风味成分对指导优质白酒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中心拥有良好的白酒检测与研发平台,能够对白酒中的风味成分进行较精确的检测。将充分利用现代化分析仪器,对酒醅、酒糟、白酒原酒中的风味成分进行全面解析,构建浓香型白酒风味库,确定决定浓香型白酒风味的核心风味物质,为引领行业提升优质品率奠定理论基础。
5.引领行业建立浓香型白酒酿造关键微生物菌种库
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是影响白酒风味品质的关键,微生物的代谢与白酒风味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探究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微生物与特征风味物质之间的相关性,构建浓香型白酒酿造关键微生物菌种库,对指导浓香型白酒提高品质、稳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绿色饮料加工与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平台的建设,可为四川乃至全国行业企业的发展、品质提升和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推动饮料和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构建四川地区一流的食品饮料研究平台和学术环境,采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为行业发展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建立健全以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和产品为中心的科研开发创新体系,推动饮料和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闭】